top of page

《After》
項目類型 | 當代馬戲、肢體
演出長度 | 40mins
演出人數 | 1人
首演地點 | 2023 15th新人新視野
合適觀賞族群 | 任何
語言 | 無語言
我們所熟悉的,只能是這樣嗎?
拆開之後的物件,還是會被稱作大環嗎?
他仍會與我共同拼出之後的軌道嗎?
這是經過嚴謹技術訓練的養成後,
甫入 30 歲時的馬戲工作者,楊世豪的提問。
透過大環這個超過十年的夥伴,
展開回憶、操控與變形的對話。
而渴望突破的,
是那個我們所熟悉的框架。
包括,那個O,
After that,是( ),是&,還是∞?
《After》的前身為《拆解馬戲身體語彙》,其中「拆解」是這個計畫最初始的行動,而拆解的動機除了重新提問在馬戲表演與創作上如何跳脫既有的套式編排與技術展現外,也試圖透過此途徑,檢視一名馬戲工作者面對進入30歲時,從身體狀態、生命經驗、技術訓練、身體動能等途徑思考「馬戲的創作樣貌」。
然而,這個新的可能與動能又是什麼?在馬戲的領域中,什麼又稱之為是新?
在《After》作品中,楊世豪以將近三年的時間,透過臺灣馬戲史研究、訪談,與他緊密相扣的表演物件「大環」,透過自身教育訓練或經驗等途徑,循序漸進地,慢慢挖掘我們對於「當代馬戲」更進一步的思考馬戲裡的技術。透過身體、物件、敘事語彙的展現,試圖理解生命動能的意義與沿途中的軌跡。
bottom of page